北辰启:
在过去,北辰光服务了很多有独特经历和思考的同学,为他们拿到理想的录取。我们邀请了他们中的一部分,分享自己的申请经历和关于留学的思考,希望能够给每一个有留学梦想的同学一些指引。
我似乎从来不是一个安分的人。
十几年前考进电视台,换了若干个部门,若干个岗位,或主动或被动,总之,每一次的工作调整都会跟我带来一些新奇和挑战。
去国外读书曾经是年轻时的想法,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搁置至今,年过四十岁,觉得此事再无可能,也就再未动过心思。在传统媒体做了这么久,看着它如过山车般,从过去的高高在上,到现在不得已为生存而拼尽全力,电视观众的流失,新媒体的挤压,让我们这些电视人常常感到内心无力。
我们总在想媒体的出路,偶尔,我也会问自己,是否还有想要改变的勇气。
两年前,我刚刚调整完部门,正处于一个相对悠闲的时期。突然空下来的感觉,一开始还令人兴奋,时间一久,觉得总是要做点什么才好。于是,决定趁那段时间去好好学习英语,顺便考一次雅思,毕竟听说读写能全面练一练。过程不必详述,但真的不容易。2020年初,突如其来的疫情将考试取消,我也在时断时续的坚持着,又过了半年多,终于把雅思考完,结果是6.5分。
拿到这个分数,我决定去试着申请学校看看。专业是早就计划好的,艺术史或者博物馆。为什么是这两个专业?它们和我的大学专业(新闻)还有工作完全不相关,这样的跨专业申请,机会到底有多大?
我是十年前开始看画、逛博物馆美术馆的,但最初极不系统,也没有任何规划性,都是旅行途中逛到哪算哪,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白。看得多了,渐渐的,会去买一些书,做一些最基础性知识的储备。再到后来,借着学习英语的契机,找来一些原文的艺术类书籍或者视频讲座,边学边翻译,发现自己居然乐在其中,这才萌生了去国外读艺术史或者博物馆的念头。
雅思分数只能说不高不低,申到的机会到底有多少,说实话也没有任何把握。前期也咨询过几家线上留学中介,比过价,那段时间总是泡在知乎,查各种资料、问题、帖子,一个偶然的机会,有人提到了淘宝的“北辰光”。
我找到这家淘宝店铺,后台留下一条留言,对方几分钟后回复说他正在吃饭,晚点回复我。没有那些恼人的“亲”字,至少从语态来说,挺正常的。(我的脑回路也确实比较怪)
之后的微信、电话、咨询,一切如常进行,北辰话不多,电话里总是我在说,他倾听感很好,前期的学校梳理也很认真,材料准备大都基于我提供的一些素材。我是一个很多事习惯于亲力亲为的人,这么多年自助办理多个国家的旅行签证,从未借过他人之手。而且,出于职业习惯,对很多语言的表述、逻辑甚至标点符号都有着严格的标准。过程中会有反复交流,他给我的印象是有耐心,有条理,专业程度也是够的。当然,如果你硬要说一点需要提高的方面,就是北辰可以再热情和主动一点,当然这与个人的性格有关。但从我的角度看,如果他可以更积极一点,工作室的打开度和影响力会更好。
从准备材料到拿到第一个offer,应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,到今年3月,我申请的四所学校(约克、伯明翰、利兹和莱斯特)全部给了offer,除了伯明翰要求在4月21日前确认之外,其他三所都是无条件offer。
结果有点出人意料,北辰问我还要不要继续摸摸高,当然这取决于我想不想再多考一次雅思。经过认真考虑,加上那段时间刚刚接手一个大型专题纪录片的任务,我决定在现有的offer中做出最终的选择。
这个决定有点难,首先要在艺术史和博物馆中做出抉择,约克和伯明翰我申的艺术史,利兹和莱斯特申的博物馆。尤其是莱斯特的博物馆专业,圈内人士应该都知道这是莱斯特的强势专业。可是,考虑再三,我放弃了博物馆专业。原因是在我看来,艺术史和博物馆,就像是中文与新闻的关系,后者更强调实操和实用性(当然这是我的理解,专业人士未必这么认为)。而且,从美国一些大馆的馆长、策展人的学术背景看,他们更多是出自艺术史专业。
虽然看上去是做了认真的理性分析,但不得不说,选择这个年龄出国读书,我对此不报任何的功利色彩。我并不打算因此而换个职业赛道,二十多年的媒体经历带来的经验和底蕴,是我最宝贵的财富。这一年于个人,是人生一次难得的体验;于工作,是未来继续媒体行业的助力和推手。我可以尝试做一档跟艺术相关的节目,可以将艺术更好的向大众普及,可以利用语言的优势做一些有助于东西方交流的事情。一年之后,当我重归于现在的日常,一定是有一些事情发生了改变,或多或少,或早或晚,不要给自己设限,也不要尝试去定义边界。人生的边界,职业的宽度,也许,比你想要的更深更远。
约克,是第一个给我offer的学校,也是我最终做出的选择。七年前,我经过这座小城,匆匆一瞥,短暂停留。七年后,这里将为我的生命,留下怎样的印记?我会带着这个疑问去求证,去感受,去拥抱所有未知的可能。
非常感谢Lily的分享。
Art is powerful.